自由行大家最爱去的京都,一年到头都有不少的活动可以参加,其中最负盛名的有三大祭典,分别是葵祭、只园祭与时代祭,每每总是吸引许多游客到访,今天「案内君」就要来带大家深入京都三大祭典啰!
▋关于三大祭典
京都身为千年古都,有着悠久的历史,丰富的人文及优美的景色,一直是非常受游客欢迎的地方。京都的神社寺庙非常多,也因此一年之中总有不同大大小小的祭典,其中最为着名的是五月的葵祭、七月的只园祭、十月的时代祭,合称京都三大祭典,不仅动员人数都很多,也让游客趋之若鹜,是每年不可错过的京都盛事。
重现平安时代风华游行──葵祭
葵祭已有千年历史,从5月1日起陆续有各项活动分别在上贺茂神社及下鸭神社举行,而活动最高潮的游行是在15日。葵祭原称「贺茂祭」,后来因为祭典游行的队伍使用葵花及葵叶装饰,而后称为葵祭。葵典起源是为了平息风雨、祈求农作丰收,而举行祭祀鸭神的祭典。详细介绍请看重现平安时代风华游行──京都三大祭典之「葵祭」。
最受瞩目的斋王代
牛车队伍
► 推荐活动:流镝马神事
于5月3日在下鸭神社举行,由弓箭手骑着马射击木板,活动非常精彩。
射中木板时现场都会一片惊唿
非常帅气
葵祭游行
・日期:5月15日(雨天顺延,当日早上公告活动是否如期举行)
・时间:10:30京都御所出发
・地点:京都御所、下鸭神社、上贺茂神社
・推荐观赏地点:建礼门前、御荫通、御园桥
盛夏移动的美术馆──只园祭
只园祭可以说是京都最盛大的祭典,整个祭典从7月1日至31日,长达一个月之久,被认为是最大规模的日本传统祭典之一,与大阪的「天神祭」、东京的「神田祭」合称为「日本三大祭」。只园祭起源于西元869年,当时作为日本首都的京都内爆发严重的瘟疫,为了祈求平息这些疫情而举行「只园御灵会」便是只园祭的由来。只园祭分成前祭与后祭,都有山鉾巡行的活动,后祭的山鉾数量虽没有前祭多,但游客相对也少些,比较容易占到好的位置唷!详细介绍请看夏日不能错过!日本三大祭典之一「京都只园祭」的完整攻略术。
若能在京都待较长一段时间,非常推荐参加各项只园祭活动,感受一下这千年历史的热闹祭典。
► 内行人的玩法1:山鉾试拉
在山鉾搭建完成之后,会有开放民众试拉的活动,机会难得大家碰上了可以体验看看,绝对很有参与感。
► 内行人的玩法2:集章
每个山鉾都有一个印章,且有只园祭专用的盖章本,有些章需要付费或是随意乐捐,是非常独特的纪念品喔!
► 内行人的玩法3:穿浴衣
只园祭宵山时穿上浴衣到各山鉾逛逛是一定要的体验,平常车子很多的四条通封了路成了步行者天堂,还有许多摊贩,可以说是属于日本最夏日的味道。
► 内行人的玩法4:登山鉾
部分山鉾可以付费登上去参观,参与一下这个盛事,若时间上允许一定要安排,注意部分山鉾只有男性可以登。
► 内行人的玩法5:限定纪念品
从宵宵宵山到宵山这期间内,各山鉾都会贩售专属的纪念品,一年一次,可别错过啦!
正要立起来的山鉾
山鉾试拉
登山鉾
穿浴衣可是很吸引大家目光喔!
只园祭集章本
一年一度限定纪念品
只园祭前祭巡行
・日期:7月17日
・时间:9:00四条乌丸出发
・地点:四条乌丸、河原町通、御池通
・推荐观赏地点:四条河原町十字路口、京都市役所
只园祭后祭巡行
・日期:7月24日
・时间:9:30乌丸御池出发
・地点:御池通、河原町通、四条乌丸
・推荐观赏地点:京都市役所、四条河原町十字路口
京都八大时代的风华岁月──时代祭
时代祭起源于明治28年(西元1895年),是为了庆祝平安神宫的创建与平安迁都1100年的祭典,从10月15日开始陆续有活动,而最高潮的游行是在22日。时代祭的主旨是为了唤醒大家过去作为首都荣景的记忆、进而祈求京都的繁荣,采用「时代行列」的形式来重演以前京都生活,游行队伍一共有八个时代的装扮,动员超过2000人,不仅是展示京都的文化,也向神明祈求京都市民一整年的平安。详细介绍请看京都三大祭典之一「时代祭」10/22重现京都八大时代的风华岁月。
时代祭游行
・日期:10月22日
・时间:12:00京都御所出发
・地点:京都御所、平安神宫
・推荐观赏地点:京都御所、平安神宫、御池通
▋参加祭典小技巧
・提早卡位,由于游客非常多,想要拍到好照片或有个好视野,必须在活动开始前提早去占位置,从1小时至4小时不等。
・携带折伞,由于京都夏季炎热及容易下雨,所以随身携带折伞祭可遮阳又可挡雨。
・注意礼仪,别为了要拍照造成别的游客困扰唷!
・听从工作人员指示,祭典时有许多交通管制及规则请确实遵守。
日本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祭典,各有不同的特色,不仅可以了解背后的历史意义,还可以体验日本的文化,推荐有机会参与这京都三大祭典,绝对可以让你感受到深深的日本传统。
2017年06月05日更新
1、微信公众号搜索:「换乘案内」,回复“进群”;
2、或转发本页到微信里,二维码即可长按识别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来自网络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nneijun.com/6133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