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表示练习者水平或者实力的高低而规定的级别和段位,被称为“段级位制”,一般来说,初级的练习者用“级”来表示,
高级的练习者或者以此为职业的专业人员用“段”来表示。不过,级和段并非都是越高越好。
在级别的认定上,是数字越小越好,比如10级的水平就不如5级。另外,1级是级位的最高级别,再往上就可以入段了。
而段位则是从一段开始,通常被称为初段,最高级别是十段。当然也会有例外,比如剑道的最高级别是八段(九段、十段是名誉段位,已经废除了升段考试),
而围棋和将棋一样,现在可以评定的段位最高为九段,十段是赢得了一些名为“十段战”的比赛之后获得的头衔。
那么,级位是数字越小越高,段位是数字越大越高,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呢?这就要从段级位制的起源说起了。
段级位制起源于江户时代的围棋。当时围棋有一个“家元制度”,所谓的家元,指的是某一个流派的领头人。
由于德川家康十分喜欢围棋,幕府就制定了家元制度,幕府会给家元们发放俸禄,家元们则需要参加每年一次的名为“御城棋”的围棋赛事。
当时的围棋界一共有4位家元,在他们之中,最有名的是本因坊道策。
为了统一围棋的实力标准,他最先制定了段位制,首先定出了九段是“名人”、八段是“准名人”、七段是“上手”,而初段到九段的标准则是后来制定的了。
再后来围棋更加普及,如果只有段位的话,显然就会有绝大多数人无法获得等级评定,也就无从比较实力。虽说可以在九段之上继续增加段位,
但是增加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?于是级位就诞生了。现在业余棋手可以从日本棋院获得从25级到八段之间的等级认证,而专业棋手则有着一套不同于业余的段位认证体系。
1、微信公众号搜索:「换乘案内」,回复“进群”;
2、或转发本页到微信里,二维码即可长按识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