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之都,日语读作“もりのみやこ”,是当地人对宫城县仙台市的爱称。懂日语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,“もりのみやこ”不应该是“森之都”吗?没错,其实以前仙台也被叫做“森之都”。
森这个字在日语里读成“もり”,和“盛り”同音,指的是自然生长的树木极为茂盛的地方。而“杜”这个字和神社的社字很像,指的是在神社、寺院,或是房屋周围,树木大量生长的样子。讲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了,原来杜之都的意思,是在说仙台是个“绿色城市”啊。
其实原本的仙台并不是这个样子的,这些要归功于前面提到的武将伊达政宗。在1601年,伊达政宗成了仙台藩的初代藩主,他的居城移到了仙台,并且开始着手建设城下町。
据说那个时候仙台的城下町几乎没有树木,而是一片茂盛的草原。政宗入主仙台之后,为了发展经济、防备粮食短缺,决定在武家屋敷的周边大量种植梅树、梨树、柿子树等树木,它们的果实在粮食歉收的时候可以拿来充饥。为了建设城下町,还种了大量的杉树、松树和竹子,这些树木成材之后用途很多,可以当作材料来制造各类用品。
除了武家屋敷的周边,在当地的神社、寺庙附近也开始大量种植树木。城下町周边的丘陵地带原本就被原生林包围着,政宗大量植树之后,这些树木就连成了一片,放眼望去,目之所及的地方全是绿色。
不过很可惜,这些树木因为战争的原因曾一度被烧毁。后来为了复兴仙台,在仙台的青叶通和定禅寺通等地方重新开始植树,慢慢地仙台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,重新被绿色覆盖,再一次成了名副其实的“森之都”。
森/杜之都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1909年荒川伟三郎的《仙台松岛盐釜游览之栞》和1916年富田广重的《仙台繁昌记》当中。刚开始是森之都用的比较多,不过后来二者逐渐被混用。1970年,仙台市制定了《公害市民宪章》,里面使用的表述已经变成了“杜之都”。后来杜之都这个说法越来越多,森之都反而不怎么用了。
对此,仙台市官方网站这样解释,“森”是自然长成的“绿”,而“杜”是人们精心打理、呵护才形成的“绿”。正是市民们把对自然的喜爱、对仙台的热爱付诸行动,才让仙台染上了绿色,所以比起“森”,用“杜”更为恰当。
其实类似的称呼并非只有仙台才有。石川县金泽市和熊本县熊本市也有着森之都的爱称。还有岩手县的盛冈市被称为“杜与水之都”,青森县的青森市被称为“青森之都”,都表达了当地人对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的热爱。
1、微信公众号搜索:「换乘案内」,回复“进群”;
2、或转发本页到微信里,二维码即可长按识别。